二战中德军第一次受挫:莫斯科战役



莫斯科战役介绍

莫斯科战役是在二战期间苏德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略性战事,攻占莫斯科是巴巴罗萨行动的目标,战役从1941年9月30日一直到1942年1月7日以及持续的攻势直至4月底,以12月5日为界分为德军进攻阶段与苏军反攻阶段。

原本的闪电战入侵计划,被德意志国防军称为巴巴罗萨行动,它要求在四个月内攻占莫斯科。虽然在初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德国国防军之后的推进却由于苏联红军的抵抗而减慢下来(特别是斯摩棱斯克战役,这由1941年7月10日持续至9月20日,阻延了德军向莫斯科的进攻达两个月之久)。在攻占斯摩棱斯克后,德国国防军选择了将兵力集中至列宁格勒及基辅附近,进一步推迟向莫斯科的进军。轴心国的进攻在1941年9月30日重新展开大规模进攻战役,以求在冬季来临前完成攻占莫斯科的目标。这时在德军的面前只剩下了三道防线,即维亚济马-布良斯克防线、莫扎伊斯克防线和莫斯科外围的三重防线。


行进中的德国装甲部队


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 10月21日,德军以极小的代价包围及消灭了超过85万苏联有生力量,占领了维亚济马和布良斯克。但此时苏联秋季的雨水令道路及原野变成厚厚的泥泞,严重地妨碍了轴心国军的车辆、马匹及士兵的前进,有些地区淤泥的厚度甚至超过1米,所有的车辆和马匹都无法行进,恶劣天气给苏联重新集结军队布置莫扎伊斯克防线拖延了3周时间。

这3周极其关键,现在大家都说德军兵败莫斯科主要是因为恶劣的风雪天气,那么,德军10月21日结束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为什么到 11月15日才重新开始发动进攻?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刚结束时,苏军人员混乱,莫扎伊斯克防线还很薄弱,德军可以轻易突破,为什么暂停三周呢,就是因为苏联冬季前的秋雨里面,这种“大沼泽现象”阻碍了德军进军,同时严重影响德军的后勤。


汽车陷在烂泥里


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结束

1941年10月21日,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结束,德国国防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包围圈中共俘获673,000名苏联士兵。德国国防军已到达莫扎伊斯克防线,这是一条仓促地建成的双层防御工事防线,它从莫斯科西面之加里宁经由沃洛科拉姆斯克,一直延伸到卡卢加。但虽然最近得到增援,在该线上布防的苏军(苏联第5、第16、第43及第49集团军)兵力仍只有90,000人,远远不足以阻止德军的进攻。基于这种情况,朱可夫决定集中力量在4个据点: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扎伊斯克、小雅罗斯拉韦茨及卡卢加。整个西方面军,在他于维亚济马附近被包围并几乎完全被消灭之后,从头开始进行了重组。


陷入泥泞中的德军



德军进攻

莫斯科本身则被改造成了要塞。根据朱可夫的命令,25万名妇女及十几岁的青少年不停地工作,在莫斯科周围修建了沟渠及反坦克壕沟,并在没有机械帮助下挖走了接近3百万立方米的泥土,莫斯科的工厂仓促地被转入战时体制:摩托车厂被转成冲锋枪兵工厂,一间钟表厂被转变成生产地雷雷管,朱古力工厂正在生产食品供应前线官兵,摩托车维修站用来维修损坏的坦克及军车。但是情况依旧非常严峻,因为苏联首都仍然在德军坦克可到达的范围内,而且莫斯科现在是大规模空袭的目标,由于全面的高射炮防御及成功的平民灭火队,这些空袭只造成了有限的伤亡。

莫斯科的妇女在莫斯科周围修筑反坦克壕沟


德军在10月18日攻占莫扎伊斯克及小雅罗斯拉韦茨,10月21日占领纳罗-福明斯克,经过激战后在10月27日攻占沃洛科拉姆斯克。由于侧翼进攻的威胁增加,朱可夫命令后退并将部队撤退至邦那拉河东面。


在莫斯科街头的路障


pp电子APP

在南面,由于莫扎伊斯克防线并没有向南延伸,且该处没有任何苏军集中地以阻延推进,德国第2装甲集团军较轻易的向图拉前进,但是恶劣的天气、燃料问题及被破坏的道路和桥梁反而阻延了德军的进攻;古德里安的部队在1941年10月26日到达图拉外围。德军的计划是立即攻占图拉并向莫斯科附近实施钳形攻势,但因为德军坦克在激战中被苏联第50集团军及平民志愿者所阻,对该城的首次进攻失败了,古德里安的部队被迫于1941年10月29日在该城前停止前进。

德军精疲力尽,只有33%的摩托车仍然可被正常使用,步兵师只有33%或50%的兵力,严重的后勤补给问题妨碍运送保暖衣服及其它冬季装备到前线。但派遣坦克进入如此大规模的城市而没有步兵支援仍是非常危险的,就有如1939年付出高昂代价的华沙保卫战一样,波兰华沙守军凭借 37 毫米反坦克炮击毁了德军第4装甲的50多辆坦克。


德军遗弃的车辆


为强化红军抵抗的决心及提高人民的士气,斯大林命令于11月7日在红场举行传统的阅兵仪式,苏军列队通过克里姆林宫并直接开往前线。阅兵作为象征着苏联抵抗的决心的活动经常被举行。但是,虽然有如此勇敢的表现,红军实际上却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尽管有10万名额外的苏军已增援克林及图拉以应付预期中的德军进攻,但苏军的防线仍然是比较薄弱。斯大林希望发动先发制人的反攻以攻击德军战线,朱可夫反对这个计划。他指出缺乏足够的资源实施反攻,而德国国防军能够击退大部分反攻;这会耗尽红军本来用于防卫莫斯科的兵员及车辆。不过斯大林坚持己见,下令发动反攻。攻势只在莫斯科以西的阿列克辛取得成功,在这里苏军坦克给予德国第4集团军以重创,因为这里的德军装备的反坦克武器难以击毁T-34型坦克。


红场阅兵


虽然在阿列克辛局部失利,德国国防军在人力上仍然占有巨大的优势而且其地面部队数量超过苏联红军,但是相比起10月份,苏军步兵师占有较佳的防守地位,他们在莫斯科周围形成一个三重防守圈,而且接近克林一带的莫扎伊斯克防线剩余部分仍在苏军手中。大部分苏联方面军现在采用双层防守,至少有两个步兵师在第2梯次编队,炮火支援及坑道工兵团亦沿预计德军将在攻击中使用的道路被集中起来。最后,苏联军队—特别是军官—拥有更多经验并且已经准备好以应付敌人之攻势。

1941年11月15日地面终于结冻变硬,解决了泥泞的问题,德国国防军的装甲先遣部队先解除了束缚,再度企图包围莫斯科及在首都以东的诺金斯克会师。为达到这个目的,德国第3及第4装甲集群需集中其部队在莫斯科水库及莫扎伊斯克之间,向克林及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进攻,从北面包围首都;在南面,德国第2装甲集团军力图绕过仍在苏联手中的图拉,向卡希拉及科洛姆纳前进,然后在诺金斯克与由北面南下之德军会师。


地面上冻,装甲车辆可通行


1941年11月15日德国坦克集团军开始其对克林发起攻击。在克林苏军没有可供使用的预备队,由于斯大林正准备在沃洛科拉姆斯克发动反攻,因而将所有可供使用之预备队集中在南面。德军最初之进攻企图将两个苏联军团分离开来,即切断苏联第16及第30集团军之间的联系。之后数天双方爆发激战,朱可夫在其回忆录提到:“敌人,不顾伤亡,正在进行正面进攻,使用任何可用的手段也要攻占莫斯科”。虽然德国国防军作出极大的努力,但苏军的纵深防御减少了苏军伤亡,此外苏联第16集团军亦缓慢的后撤及不断阻击德军尝试突破防线的行动。

德国第3装甲集团军经过激战后最终在1941年11月24日攻占克林,于11月25日占领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但苏军的抵抗仍然顽强,战事的结果未分胜负。 据报导,斯大林询问朱可夫莫斯科是否可以被坚守,并命令他像一个共产党员一样诚实地回答,朱可夫回答说这是可以的,但必须要有预备队的增援。11月28日德军第7装甲师攻占了横渡莫斯科-伏尔加运河的一个桥头堡-这是莫斯科城前最后一个天然障碍,距离克里姆林少于35 公里;但在渡河后由于遭到苏联第1突击集团军的强大反攻而被迫退回对岸。在莫斯科西北德国国防军到达希姆基的卡拉斯拉雅波利亚纳村,这里距离莫斯科不多于20 公里;德军将领已可以通过双筒望远镜看出苏联首都的一些主要建筑物,但是不论苏军及德军均严重地筋疲力竭。


风雪中的德国士兵


在南面的图拉附近,攻势在1941年11月18日恢复,德国第2装甲集团军尝试包围该城。由于参战的德军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遭受许多损失且仍然没有冬季军服,德军在最初的进攻中每天只前进5至10 公里(3至6 英哩),就像古德里安所说的“成功的机会低于正常”。此外再加上德国装甲集团军受到位于图拉附近的苏联第49及第50集团军的侧击,令进展进一步迟缓。11月26日德意志国防军装甲部队攻占了卡希拉,这里能控制通往莫斯科的主要高速公路。作为回应,苏军在翌日作出强大反击,别洛夫将军的第2骑兵军(包括仓卒召集编成的第173步枪师、第9坦克旅、2个独立坦克团及训练和军校单位)在卡希拉附近阻击德军之进攻。德国人在12月初被击退,图拉本身亦因防御工事及坚决的守军包括士兵和平民的保护而被坚守。在南面德国国防军从未接近苏联首都。

由于在莫斯科南北两翼的进攻遭到强烈的抵抗,德国国防军在12月1日从正西面,在纳罗-福明斯克附近沿明斯克-莫斯科高速公路发动正面进攻。但是该攻势只有数量有限的坦克支援及遇到苏军的密集防御,在遭到苏军第1亲卫摩托化步枪师的抵抗及苏联第33集团军的侧击后,德军的攻势在4天后被击退,,并付出了伤亡10,000人,损失数十辆坦克的代价。


二战中德军第一次受挫:莫斯科战役

精疲力尽的德军


到了12月1日之后,最低气温已降至零下30摄氏度,虽然对俄罗斯部队来说仍是可接受的温度,但是对于没有冬季军服的德军而言却是难以忍受的,此外德军的车辆也不是设计在如此严寒的气候下运作。这导致德军士兵中共有超过13万名个冻伤病例报告,每上一发炮弹均需将上面的防冻剂除去以及坦克、车辆在使用前先要热车数个小时。

12月5日德国在莫斯科方向的南北的攻势全部停止了,古德里安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对莫斯科的攻势失败了,我们低估了敌人的优点,包括他的面积及天气。

苏军反攻

12月5日德国国防军的攻势已经被阻止了,德国情报机构仍估计苏军已没有预备队可以使用及因此不能实施反攻,但这个估计证明是错误的。斯大林从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调动新锐师团至莫斯科战线。当朱可夫及华西列夫斯基建议的攻势被斯大林批准后,红军在12月初共投入了58个师的预备队,但是虽然有这些新锐师团参战,参与反攻行动的苏军总数有1,10万人,比德国国防军多出一少部分。且精心部署,在一些重要据点上兵力能达到2对1的优势。1941年12月5日反攻由加里宁方面军展开,经过2天的些微进展后,苏军收复卡拉斯拉雅波利亚纳及莫斯科附近地区的数个其它城市。


苏军反攻


为防止德军重蹈1812年拿破仑的覆辙,当日希特勒签署第39号训令,命令德国国防军在整条战线上就地转入防御,事实证明,希特勒的决策是对的,否则当时的中央集团军群很可能重蹈当年拿破仑的覆辙。但是,由于德军未能在现有位置上建立有效的防御及需后退以重整其战线,古德里安于冯·里希特霍芬(空军上将)在同日进行了讨论,并一致认为现时的战线不能坚守。12月14日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大将和第 4 集团军司令克鲁格元帅最终在没有希特勒的批准下同意向西面的奥卡河作有限度的撤退。


苏军追击德军


1941年12月20日在与德军高级指挥官的会面期间,希特勒撤销撤退令并命令其士兵坚守每一寸土地,如果有需要则挖掘壕沟以掩藏榴弹炮。古德里安表示反对,指出这样做由寒冷带来的损失实际上比战斗中的损失更多,运送的冬季装备行动在波兰因交通问题而不得不停了下来,相反的希特勒坚持坚守现时的战线,古德里安在圣诞节当日被解除职务,同时被免职的还有第4装甲集团军及第9集团军司令赫普纳大将、斯特劳斯大将和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冯·博克元帅亦被解任,官方的理由是健康原因。

古德里安

与此同时苏联的攻势持续;在北面的克林及加里宁分别在12月15日及12月16日被收复,而加里宁方面军则继续向西推进,苏联的前线军指挥官科涅夫试图包围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但在热泽夫遇到顽强抵抗并被迫停止前进,从而形成了一个突出部直至1943年;在南面攻势则比较畅顺,西南方面军在1941年12月16日为图拉解围。

德国空军实施增援,希特勒认为这是唯一拯救战况的希望。两个整编中的轰炸大队(第2航空队的第4及第30轰炸大队)从德国飞抵前线,同时4个运输大队得到了由第4航空队派来的102架Ju52运输机,这将用以撤出德国陆军单位及改善对前线部队的补给,这是最后的努力并取得了成效,德国空军部队的帮助阻止了中央集团军群的溃败。


Ju52运输机队


虽说德国空军尽了最大努力,但苏联的空中优势对红军在莫斯科的胜利作出了莫大的贡献。从12月17日至12月22日德国空军在图拉附近击毁了299辆摩托车及23辆坦克,阻碍了红军对德军的追击。但是在中路,进展则迟缓得多,苏军只是分别在12月26日、28日及在反攻开始后的10天内于12月26日解放纳罗-福明斯克、12月28日解放加里宁、1月2日解放小雅罗斯拉韦茨。苏军的预备部队人数的下降导致反攻在1942年1月7日停止。反攻令筋疲力竭及冻伤的德军从莫斯科后退了100至250 公里(60至150 英哩),这次胜利极大地提高了苏军的士气且是德国国防军的首次战败,由于未能在一次快速打击中征服苏联,德国现在必需准备长期战争,巴巴罗萨行动已经宣告失败


德军撤退留下的装备


莫斯科战役结束

根据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中央集团军群的报告,在1941年10月1日—1941年11月30日和1941年11月30日—1942年1月10日的伤亡报告一共是35,757人阵亡,9,721人失踪(假定全部阵亡),一共45,478人阵亡,128,716人受伤,一共174,194人伤亡。因此,从1941年9月30日至1942年1月7日为止,德国国防军陆军的伤亡数字大约为17.3万~24.8万人,而苏联红军的阵亡数字则为65.3万人。

莫斯科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其中一场最重要的战役,主要原因是苏军成功地粉碎了德国攻占其首都的企图,而该战役亦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其中一场最大规模的战役。从1941年6月以来苏军首次能阻止及击退德军之进攻,这使斯大林变得过分自信及决定进一步扩展其攻势。1942年1月5日在克里姆林宫的会议上,斯大林宣布他正计划一次大规模春季攻势,将连续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及苏联南部附近发动全线进攻,虽然受到朱可夫的反对,但该计划最终被接纳。但是由于苏军预备队的不足及德国国防军的战术技巧导致在热泽夫附近产生了巨大的伤亡,被称为热泽夫血肉磨坊此外再加上苏联红军的一系列巨大失败,例如第二次卡尔可夫战役、未能消除德米杨斯克口袋,最终导致德军成功在南部实施攻势及引致斯大林格勒战役。

各位老铁们,今天咱们要聊一位重量级人物——德怀特·霍华德!没错,就是那个曾经在奥兰多魔术呼风唤雨的“魔兽”!就在今天,39岁的霍华德正式入选魔术名人堂啦!这对于他,对于魔术队,对于所有喜欢他的球迷来...

虎扑03月22日讯 今日NBA常规赛,骑士112-123不敌太阳。pp电子游戏本场比赛结束后,骑士本赛季前70场的战绩来到...